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全面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伴随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活跃在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人群,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都受到新媒体的深刻影响,研究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助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代化载体和平台,一方面,新媒体使得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平台以及主客体关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向性、虚拟性、互动性也使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后,试图从加强高校新媒体建设、搭建大学生法治教育新平台、融合新媒体与传统法治教育方式、强化高校新媒体监管、建设新媒体运用的保障体系几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认识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积极构建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平台。本研究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法教义学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人的思维判断游走于事实认定与规范判断之间,且二者并非截然分开。鉴于此,在对事实进行认定时首先应当遵循事实认知的思维
简要介绍了高能束热处理(主要包括激光热处理、电子束热处理、离子束表面改性)的特征及其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激光热处理在改善超越离合器星轮表面耐磨性方面的应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