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评价

来源 :浙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心肺脑复苏后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连续治疗2周及3周后观察肠内营养前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空腹血糖)的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心肺脑复苏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5),肠内营养持续3周后,各项指标持续改善;肠内营养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心肺脑复苏后患者早期行瑞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心肌代谢和结构异常的心肌病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Et益受到社会和广大
目前,真菌性角膜炎仍然是一种严重致盲性疾病。由于该疾病诊断困难,且抗真菌药物效果欠佳,部分患者可发展至全角膜感染、巩膜感染、角膜穿孔、前房塌陷甚至眼球丧失。有报道认为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术创口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321例手术后创口感染的患者动态监测术后hs-CRP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的手术创口感染率.结果 术后创
目的探讨腹腔内、外个体化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符合保胆取石条件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患者腹壁的厚度、胆囊游离度及周围粘连情况分为两组,行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