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地表条件、环保以及采集成本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三维地震区块采用了井炮—可控震源混采的方式。然而,两种震源类型的地震数据在相位、能量级别、子波形态、主频以及有效频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使得叠加数据分辨率低、成像质量差,为数据的处理带来了较大难度。本文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井炮-可控震源一致性处理的基本流程,并采用了相位一致性处理、能量一致性处理、目的层段子波整形以及Q补偿等一系列技术方法,缩小了井炮和可控震源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提高了叠后数据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