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心理适应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的父母的心理适应。父母协同教养作为父母教养功能的关键特征对儿童青少年和父母自身的心理适应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的是父母协同教养关系,父母在协同教养过程中的个体行为,即协同教养行为对其自身心理适应的影响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因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协同教养的一致和冲突行为与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效能感和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协同教养行为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教养能力感知问卷调查了780个青少年家庭的父亲和母亲,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API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协同教养的一致行为对父母双方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表明父亲和母亲协同教养的一致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均显著;(2)父亲和母亲协同教养的冲突行为仅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表明协同教养的冲突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主体效应显著,但不存在客体效应;(3)父亲和母亲教养效能感在协同教养一致行为对其自身主观幸福感的主体效应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父亲教养效能感在父亲协同教养一致行为对母亲主观幸福感的客体效应中同样具有中介效应;(4)父亲和母亲教养满意度在协同教养冲突行为对其自身主观幸福感的主体效应中具有中介作用。结果突出了协同教养的一致和冲突行为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方式,以及教养效能感和满意度在其中的不同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协同教养在家庭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考察父亲和母亲在协同教养过程中的个体行为的价值。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母亲协同教养一致行为对父亲主观幸福感的客体效应的作用机制,对家庭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