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学校体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早操与课间操、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文化传播、学生体质测试等方面内容。体育教师的业绩考评关乎着教师的价值地位、薪级待遇、职称晋升、职业情感等方面的体现。近几年,中国足球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校园足球发展成为学校体育和足球运动青训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校园足球发展与改革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项目,在其建设领域难免会出现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合理等现象,构建校园足球发展改革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中国足球实现"三步走"目标保驾护航,为足球管理中心、教育部体卫司等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足改政策和足改工作成绩的评价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搜集到有关足改和校园足球发展的方案、规划、文件、通知等6份,为精准把握全局方向和深刻领悟政府部门有关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做了基础性工作;相关学术论文26篇,并进行了仔细阅读研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2.特尔菲法(对15位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专家通过三轮的咨询,分别对《构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效度检验);3.调查法(设计了《构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排序问卷(教师教练员卷)和(学校体育管理者卷)》,并以2018年度××省(市、区)大中专学校足球赛为契机发放问卷,现场全部回收。发放体育教师教练员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为84%;学校体育管理者问卷30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充分了解校园足球发展进程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现实基础);4.嫁接法(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绩效评价理论嫁接到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来,具有非常实效的理论基础,充分保障了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结果与分析:1)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界定。2)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其目标任务的研究分析。3)各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比例的确立和数据模型的构建(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支撑起校园足球发展与改革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权重系数和评价要素分配一、二级指标的分值、建立三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数据模型)。4)构建了校园足球发展改革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案,对设计评价方案的基本思路、评价方案的实施步骤、评价方法以及方案优化与完善。结论与建议:1)以校园足球发展改革项目为龙头的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价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各级各类学校和下属教育管理部门的校园足球改革成效进行的周期性评价。2)以校园足球为龙头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改革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其理论基础,即公共项目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目标任务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工程的监督、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与改革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3)确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政策的制定与落实0.13、资源供给与配置0.25、发展业绩与成果0.33、目标的实现0.23、年度发展报告0.06),并根据权重系数和评价要素分配一、二级指标的分值和三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数据模型。4)构建了校园足球发展改革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案,探讨了方案的实施思路和步骤,绩效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具有创新思维和实用价值的见解和理论。建议:1)加快实施校园足球发展改革项目的绩效评价环节,提升学校体育特别是校园足球改革的管理水平。2)对校园足改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分值分配、评价要素、评价方法进行常态化与动态化结合管理,不断完善、优化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