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图像探微

来源 :2013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箜篌的图像类资料数量繁多、遍布广泛.仅以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十六个省市区都发现有它们的踪迹.时间跨度从4世纪到近17世纪,历经千余年,仅笔者掌握的就有两百余件.其中新疆、甘肃、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较集中,四川、山东、河北、福建、湖南、湖北、北京、内蒙、辽宁等省市区相对散见.其呈现的形式和样态也是多种多样,除数量最多的石窟壁画外,还有画像砖、造像碑、佛塔石刻、石椁伎乐、摩崖石刻、石幢浮雕、宝塔石刻、漆棺乐舞、乐器纹镜、乐俑等形式.受资料收藏地域的限制,下以今之行政区划为单位,对现有各地箜篌图像资料的区域特点做简要归纳、总结和分析. 新疆地区的箜篌图像多为石窟壁画形式,在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和奇康湖石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另有几例木雕、舍利盒图、陶片和绢画形式的亦弥足珍贵。甘肃地区的箜篌图像在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中都有发现,以莫高窟最为集中,有竖箜篌、弓形箜篌/弯琴两种形制。陕西地区的箜篌图像呈现载体较为丰富,有造像碑、壁画、石刻、浮雕、乐俑等多种形式。时代为北周至唐代。但是其间形态差异较大,乐器个体大小、共鸣箱的粗细及弯曲度、有无绘饰、有无脚柱、有无绦状轸结构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河南地区的箜篌图像除在龙门石窟、巩义石窟以壁画形式呈现外,在安阳、浚县等地的塔雕、石幢和石棺上也有体现。目前共发现15件(幅),全部为竖箜篌,未见弓形箜篌及有凤首装饰的例子。 纵览以上众多的箜篌图像资料,其形制既有齐特尔类的卧箜篌,又有角形结构明确的竖箜篌,也有皮囊腔明显的弓形箜篌,还有汉化色彩浓郁的凤首箜篌和造型写意的弯琴。它们形态精美、绘制精湛,不乏艺术精品。这些形态、种类、样式的多样化充分说明了这件乐器的多元文化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客观扬弃。古代箜篌虽已失传,其在历史上留下的绚丽色彩和绕梁妙音却固化在这些图像之中,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畅想和遐思。
其他文献
热浸镀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性能价格比最优的钢材表面处理方法。热浸镀产品对钢铁的减缓腐蚀、节能节材起着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热浸镀层与钢铁基体之间有很好的结合力,作为防护涂层,其耐蚀性能大大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传统的镀层种类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就需要开发出镀层美观、性能优良的新型合金镀层。在锌浴中加入Al、Mg、Re等合金元素,对镀层有明显的减薄作用,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基因后转录过程中通过对靶mRNA的翻译抑制和降解,而对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的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参与调控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多
代谢网络是研究生物代谢特性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其模拟在提供系统代谢工程策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用于研究代谢网
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近年来,随着吸附分离材料研究者的增多,吸附分离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吸附树脂及离子交换与螯合纤维具有良
接触过音乐启蒙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可能在我们的脑海里产生画面感和色彩,同时音乐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就像用绘画中颜色和线条表达感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