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博物馆功能的演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以首都博物馆新馆为例

来源 :北京地区博物馆第六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00233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博物馆发展已历百年,人们对于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功能、作用、职能、责任之认识的不断深化,往往会体现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上;本文拟对这一流变进行初步的探讨总结了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变化情况,首都博物馆自新馆开馆以来,所提供的综合服务内容包括:参观预约(网络、电话);个人及团体入口(北、东);安检、寄存、领票;参观信息告知(多语种人工咨询、彩色电子屏、触摸屏);展览及活动免费资料领取;扶梯、直梯、轮椅、婴儿车、雨伞、休息座椅;纪念品商店、饮水处、洗手间、餐厅、咖啡厅、茶室、商店、书店、ATM、邮筒、公用电话、停车场等;还有特殊观众人群(如残疾人)的服务,并指出博物馆应坚持功能第一,功能与形式相统一;与所在地区的自然遗产、人文遗产的状况、成就和特点相统一;与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即将实现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博物馆应从人文精神理念出发,倡导现代文明和秩序,展示内容客观、展览风格恰当、展厅气氛和谐。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区博物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门类分布上,都有长足发展,但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亦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与参观人数上升并不同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