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病是烟草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由劳尔氏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另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由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近年来这两种病害在重庆局部植烟区爆发流行,导致烟叶产质量下降。2007年4~9月通过调查烟草青枯病和病黑胫病在田间的发生流行规律,及比较几种防治措施的大田控病效果,旨在为重庆烟区两种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及烤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在酉阳县试验田的调查结果显示:田间在5月底可见青枯病零星病株,病情轻:6月下旬烟株下部茎秆出现黑斑;7 月下旬病害进入盛发期。研究分析表明,当旬均温达到25℃时,若遇连续降雨且旬降雨量达到100mm 以上,则青枯病进入爆发流行期。对几种防治措施的大田控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综合防治处理"青萎散+细菌克斯+克菌康+农用链霉素"控制青枯病的效果最好,相对防效为94.9%;其次是细菌角斑净、青枯3号生防菌(芽孢杆菌B-16-11,由西南大学植物生态病理研究所研制),相对防效分别为43.8%、28.5%;72%农用链霉素、青枯2号生防菌(芽孢杆菌 B-16-11与荧光假单胞杆菌 P-84-3 的混合菌剂)也显示了较好的控病效果。在酉阳县试验田的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点烟草黑胫病从6月中旬开始发生:到6月下旬逐渐加重;但整个7月份病害发展呈平稳趋势,没有出现大的灾变波动; 到8月上旬持续的雨日耦合高温因素则病害进入盛发期。分析认为,由于重庆大部烟区5~9月的旬均温均在20℃以上,已达到病害发生为害所需要的温度,此期旬降雨量则成为黑胫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与青枯病一致,若旬降雨量达到100mm 以上,则随后黑胫病大发生或流行。通过采取冬季田间清园、生育期深沟排水的农业措施,移栽后适时施用生物菌剂、搭配使用移栽灵和甲霜灵锰锌的综合防病措施,使黑胫病的发生始期推迟5~10天,并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发病、降低了为害。如通过采取综合防病措施,黑胫病试验田同期的发病率由2006年的94.2%下降到2007年的72.6%,在2006 年烟田全部绝收的情况,但今年收获6~7片烟叶,按其占单株产量15%、烟叶亩收入1000元计,上述综合控制措施挽回经济损失150元/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于大鼠脑出血模型上应用ELISA、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研究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是否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脑出血后的继发损伤机制,以论证破血化瘀、填精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影响力,全国各地兴起营造超高层建筑的热潮。这些工程规模庞大和工艺复杂,其中复杂的工序导致资源冲突,用传统的进度计划编制方
该文建立了一种用伏安法测定对硫磷的简便方法。考察了玻碳电极的预处理条件,以及支持电解质溶液的种类、酸度、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因素对对硫磷伏安曲线的影响,优化了实验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是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壤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从研究方法、农业施肥、农业种植制度、生态防
在车铣复合加工系统的可达工作空间中,刀具在一定范围内以不同姿态加工工件,在不同的“刀具-工件”相对位置和姿态,整体加工系统的综合动态特性存在差异。在加工过程中,加工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举家外出农民工数量的持续增加,催生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内科护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内科护理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目前,引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
粮食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耕地资源和气候要素是决定区域粮食产量的两个基本条件。论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最新
无线倾角传感器是利用无线方式传输工业现场中测量被测端面倾斜度数值的测量仪器。文中介绍了一种以nRF903无线数传芯片为核心,利用集成倾角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计出带有温
寻找高效可靠的连接技术一直是材料科学研究的的一个主要方向,非晶材料的出现给材料连接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非晶材料的制备开始,采用激光焊的方法对不同非晶中间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