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时间知觉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加工能力是决策、记忆和言语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基础早期对时间大多只是一个抽象的认识,后来研究者们借助对时间知觉的研究来了解时间,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是"知觉到的现在",是对时间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包括时距知觉(duration perception)和时序知觉(temporal order perception)。时序知觉是指在几百甚至几十毫秒内,对两个事件的同时性、相继性以及顺序性的知觉。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因素的探索可分为由因果信念、情绪、文化影响的自上而下研究取向和由刺激的物理特征以及实验方法影响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其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词语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所以在对汉字词语的识别过程中同样有着复杂的加工过程;另外,由于阅读与书写习惯的差异,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都普遍存在从左到右的心理时间线,在视觉领域中倾向于将左与先相关联,右与后相关联。因此基于以往研究,笔者采用两个实验来进一步探讨词语的空间位置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实验一采用2(空间位置:左右、上下)×3(正序词、反序词、非词)×9(SOA:0ms、±5ms、±15ms、±25ms、±35ms)的混合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完成同时性判断任务(simultaneity judgment,SJ),结果发现词语语义加工影响时序知觉,且词语出现在左右位置时的反应时短于词语出现在上下位置的反应时;实验二采用2(空间位置:左右、上下)×3(正序词、反序词、非词)×8(SOA:±15ms、±30ms、±60ms、±90ms)的混合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完成时序性判断任务(temporal order judgment,TOJ),结果表明词语的语义加工优先于时序加工,且被试倾向于知觉左边的汉字先出现,这与阅读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