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免疫细胞模型,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防治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向。本研究纳入GEO数据库1497例样本和TCGA数据库的621例CRC样本,以及来自中国温州和上海两个中心的1008例结直肠腺癌标本。利用CIBERSORT法评估CRC标本22种浸润免疫细胞特征,COX单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浸润免疫细胞与CRC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时间OS)的关联性。通过筛选并选择TAN、TAM及Tregs 3种免疫细胞在对1008例CRC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分析。以来自温州的CRC样本作为训练队列,统计分析这3种免疫细胞与CR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并构建模型,进一步通过上海样本进行测试及验证。结果显示,22种免疫细胞不同程度与CRC预后(DFS、OS)相关。测试队列检测结果显示,TAN、TAM及Tregs三种免疫细胞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是CRC预后的独立因素。本研究利用TAN、TAM及Tregs三种细胞构建了一个针对CRC患者的预后评估模型,并在测试队列及验证队列中确认了这一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高风险组的CRC患者相对于低风险组患者有更短的DFS及OS。此外,TAN、TAM及Tregs可影响CRC患者对放化疗的反应性,在经放化疗的患者中,高风险组的预后差距更大。总之,肿瘤组织浸润免疫细胞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与预后相关,并影响放化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