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长期随访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患者中评估尿微量蛋白NAG、TRF、IgG、ALB和α1-MG是否可用于早期发现和评估肾功能损伤,找寻其中最有价值的指标,探讨其在提示VUR患者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所有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初次确诊为VUR且至少随访四年以上的45名患者的尿微量蛋白NAG、TRF、IgG、ALB和α1-MG与尿肌酐比值情况,并探讨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与反应肾脏损伤指标如肾小球滤过率和99mTc-DMSA肾皮质显像提示肾疤痕情况等的关系。其中尿微量蛋白NAG的测定使用4HP-NAG底物法,尿微量蛋白TRF、IgG、ALB和α1-MG的测定均用SIEMENS公司的散射比浊法试剂盒,运用BN系统测定。结果纳入分析的45名患者初次确诊为VUR的平均年龄为1.49岁,其中2岁以下的患者占77.78%,男女比例为2:1,初次确诊时高等级反流(IV,V级)占60%。共24名患者的最新VCUG随访在确诊VUR后四年以上,确诊VUR四年后随访的各项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与反流是否完全消失无关。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存在异常的12名患者DMSA显像均提示存在疤痕,其中11名患者B超随访提示异常。以DMSA是否提示肾疤痕形成、是否分肾功能小于44%及是否提示肾脏缩小分别分组,尿微量蛋白ALB/Cr和IgG/Cr的测量值均有统计学差异。以DMSA提示单侧和双侧分组,尿微量蛋白ALB/Cr有统计学差异。IgG/Cr的测量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弱相关,α1-MG/Cr与肾小球滤过率呈中度相关,按肾小球滤过率是否小于165 ml/min/1.73m2分组,TRF/Cr测量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在VUR患者中长期随访过程中有必要行无创性尿微量蛋白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VUR患者的肾脏损伤进程。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对VUR患者肾脏损伤是否存在、损伤程度、损伤单双侧、肾脏形态改变及肾小球滤过率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总结发现尿微量蛋白ALB/Cr、IgG/Cr、TRF/Cr和α1-MG/Cr在VUR随访过程中的作用较为显著,其中ALB/Cr和IgG/Cr的作用最为显著。由于目前尿微量ALB的检查较易推广,因此我们建议所有VUR患者在DMSA随访间期接受无创、更为经济的尿微量ALB/C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