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7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对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应用超声诊断7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结合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48~63岁,平均56岁。病程10天~3年。双侧背部肿物2例,右侧背部5例,左背部1例。临床表现:7例患者一般情况均较好,坐位双臂自然下垂时,2例背部较大的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能触及肿物大小及边缘,5例触及不到肿物,当嘱患者两臂胸前平屈交叉,含胸低头时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肩胛下角内缘可触及肿物大小,无压痛,质中度,活动好。采用东芝SSA-780A型彩色多普勒成像仪,探头频率为3~1MHz。探头直接至于背部肿物处,依次观察皮肤、皮下组织、肌层、肿物、骨膜等,确定肿物的位置、测量大小、观察内部回声、血流及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注意与双侧对比扫查。宽景成像更利于观察肿物全貌。结果和结论声像图表现如下:7例患者10个肿物(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背部肿物)均位于肩胛骨内下缘背阔肌深层,中最大约11.2 cm×10.4 cm×2.4 cm,最小约7.3cm×6.5 cm×1.4 cm,平均约8.1 cm×7.4 cm×2.0 cm,为稍强回声,边界尚清,形态较规则,彩色多普勒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7例患者10个肿物均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位于肩胛下角内侧背阔肌与肋骨骨膜之间,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弹力纤维瘤。根据超声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对弹力纤维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讨论弹力纤维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软组织肿物,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为体力劳动者,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肩胛骨下区斜方肌、菱形肌及背阔肌深面,多为单侧发病(右侧发病率较高),也可为双侧发病,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弹力纤维瘤不是一种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增生性瘤样病变,反复机械性摩擦可能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超声与CT和核磁共振检查相比价廉、无辐射、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诊断弹力纤维瘤超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了苹果汁(总糖浓度为10%)和大米糖化液(30%)混酿生产苹果醋的生产工艺。将质量比为1: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用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医院合理用药软件,收集某三级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抗抑郁药应用数据,并按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为确保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评估能够更加科学、可靠,提出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反舰导弹作战体系的要素构成,设计并优化出从体系整体效能到各级
为了研究某尾翼弹滚转阻尼特性随不同马赫数、转速、攻角的变化规律,采用基于多参考系模型的计算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马赫数、转速、攻角下尾翼弹的滚转阻尼特性进行了
菊糖与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甲氨酰化反应,生成的氨甲基菊糖具有表面活性。氨甲基菊糖能明显降低界面张力且在电解质介质中有较高的浊点。实验表明,当NaCl浓度达
提高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报靶系统对靶场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胸环靶图分割方法。利用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创建胸环靶图数据集,设置训练参数,完成胸环靶图分割模型的训练。训练好带有全局上下文像素级特征先验的模型,实现靶场视频图像中胸环靶的准确分割。实验证明,该方法精确实现靶场视频图像中胸环靶的像素级分割,m Acc指标平均达到98. 76%,m Io U指标平均达到97. 84%,有效提
目的调查甘肃省绝经女性及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同时分析上述人群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5月,用抽签法随机选择甘肃省7个地区3 359名绝
逐层分解反恐怖部队遂行武力突击任务为一级任务、二级任务和作战行动等,通过分析各任务环节、时序关系、作战规则和协同关系,形成任务-能力-装备映射;综合考虑战场环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