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石的宝石学特征及二氧化硅相组成研究

来源 :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h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蛋白石是在表生环境下由硅酸盐矿物风化后产生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凝聚而成,也可由热水中二氧化硅沉淀而成.本文选取粉色、绿色、和黄色三种不同颜色的蛋白石,在研究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探究蛋白石的微观结构与二氧化硅结晶相的关系;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推断不同颜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 反射法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绿色蛋白石吸收峰最弱,是三个样品中成熟度最低的蛋白石,介于A型蛋白石和CT型蛋白石之间;黄色蛋白石的结晶度较粉色高,属于CT型蛋白石;而粉色蛋白石的结晶程度也高于绿色蛋白石。 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证明,黄色和绿色蛋白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是α-方石英,次要矿物为α-磷石英,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结晶石英;而粉色蛋白石中除了上面三种矿物,还有少量粘土矿物坡缕石。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表明粉色蛋白石表现为不规则排列、棱角分明的块状晶粒;黄色蛋白石表面有块状晶粒碎屑、自形雏晶,而绿色蛋白石颗粒边缘无定型,不规则团聚状。粉色和黄色蛋白石呈现不同程度的结晶趋势,相比之下绿色蛋白石的成熟度较差。 紫外可见光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的分析表明粉色蛋白石为Mn致色,Mn元素含量约0.05%;黄色蛋白石为Fe致色,Fe元素含量约为0.21%;绿色蛋白石为Fe致色,Fe元素含量约为1.40%。
其他文献
以高岭石/甲醇插层复合物为中间体,通过多次置换插层反应,将正辛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插入高岭石层间,并利用XRD及TEM对有机粘土层间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度对插层复合物形貌具有控制作用,层间季铵盐排列模式及插层复合物形貌主要取决于层间表面活性剂的堆积密度.不同反应溶液浓度时,插层复合物卷曲特征不同:0.4~1.2mol/L时,进入层间表面活性剂数量逐渐增多,1.2mol/L时烷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