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目的:本研究考察网球大学生运动员和网球辅修课大学生工作记忆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为网球大学生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持。方法:主要采用专家——新手研究范式,应用ERP记录技术和眼动技术并结合n-back实验范式,采用2×3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因素1为组间变量,即被试的组别,分为专家组和新手组;因素2为组内变量,即记忆负荷,低记忆负荷(1-back)中等记忆负荷(2-back),高记忆负荷(3-back)。比较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对不同记忆负荷下工作记忆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反应时、准确率、眼动指标及所诱发的ERPs的峰潜伏期和峰振幅的差异。结果:行为结果显示:在高记忆负荷下,不同水平网球大学生运动员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专家组被试的准确率高于新手组;在不同记忆负荷下,不同水平网球大学生运动员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专家组被试的反应时短于新手组。眼动结果显示:专家组兴趣区域集中于手臂、球拍手腕部位;新手组兴趣区域集中于躯干部位;专家组的首注视点时间、首次眼跳时间、总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短于新手组(P<0.05)。ERP结果显示:不同组别网球大学生运动员工作记忆引导视觉注意选择时所诱发的P1、N1、P2峰潜伏期差异显著(P<0.05),新手组诱发的P1、N1、P2峰潜伏期明显晚于专家组;不同组别网球大学生运动员P1、N1、N2、P3峰波幅存在显著组差异(P<0.05),专家组诱发的P1、N1、N2、P3峰波幅明显低于新手组。结论:网球大学生运动员采用整体系列扫描的视觉搜索策略,视觉搜索效率较高。在不同记忆负荷下专家组诱发的P1、N1、P2的时间较早,所动用的心理能量或动用的心理运算资源明显少于新手组;网球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工作记忆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可能机制为大脑皮层中央顶区、中央区和枕区诱发的的脑神经活动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