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病变,如果康复训练得当,可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相当部分还可重新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达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目的.本研究目的是研究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平面恢复,排尿功能及ADL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脊髓康复程序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32例,均有核磁共振及CT片提示有不同程序的脊髓损伤.男28例,女4例,年龄19-46岁,平均36.16±10.88,损伤水侠颈段11人,胸段9人,腰段12人.发病后距康复治疗时间为1月-10月,平均4.8±3.6,康复治疗持续时间为58-90天.对上述研究对象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如下康复评价指标: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排尿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并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分级.康复治疗要点:①运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每周5次.②ADL训练,着重于使用轮椅及转移训练.③膀胱功能训练:留置导尿或间歇导尿、防止泌尿道感染.④理疗方法 矿泉水浴、电刺激、超短波、针灸、按摩等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⑤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康复训练的积极性.结果 ①ASIA分级有9例为A级,属完全性脊髓损伤,系统康复治疗后,仍有9例为A级.②9例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经康复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排尿功能分级改变不大,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③32例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排尿功能分级及Barthel指数,康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有一定恢复的潜力,32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排尿功能分级及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按照ASIA功能分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恢复潜力较大,有的可达到生活自理,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排尿功能分级康复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ADL均有明显改善.说明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不能放弃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