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前庭神经炎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科收治的11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7月我科11例前庭神经炎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结果 2.1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例,占本组误诊病例之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时间短,大多为数秒钟,常与特定的头位有关,眼震常有一定的潜伏期,多次检查可眼震及眩晕可消失或逐渐减轻。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学术推广,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认识,但也出现泛化的趋势。前庭神经炎患者初期症状主要为持续性眩晕,视物旋转,不敢睁眼,急性期过后可出现发作性的眩晕与体位变化有明显相关性,以头部向患侧活动时较多出现。容易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混淆,另外有部分前庭功能损伤比较轻的患者,起病初期并没有持续性眩晕的症状,而是以活动后短暂的头晕为表现,且有特定的头位变化发作头晕,以这些症状为表现的患者更容易被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而延误正确的治疗。在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证据不足时,应常规作有关检查明确诊断。误诊为后循环缺血4例。后循环缺血是神经科医师非常熟悉的疾病,而且前庭神经炎的主观症状特异性并不强,与后循环缺血的症状相似,而神经科医师对前庭神经炎这类疾病不了解,患者容易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而被误诊。2.3误诊为前庭性偏头痛1例。此例患者既往有前庭性偏头痛病史,此次发作初期呈持续性眩晕,接诊医生未行详细的辅助检查,按照以往的诊断予以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前庭功能检查的设备不普及,未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在前庭神经炎的识别方面诊治经验始相对欠缺,是导致误诊常见的原因。为了有效的降低误诊的发生几率,医务人员应不断的补充自身知识水平,熟练地掌握各种眩晕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果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则应该完善相关前庭功能的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以提高前庭神经炎的确诊率。
其他文献
利用导数给出了有理真分式分解为部分分式时的一个系数公式并举例说明该公式的使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声乐教学中初学者常出现高音挤撑,低音虚弱,换声卡壳,气息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运用反向控制这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的问题.
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有特定的内涵,体现在对象要求、职业要求和素质要求3个方面.要建立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用人机制,大力开展职业化
为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进入规范运作和持续改进的发展轨道,我院将ISO9001、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应用于医院的医疗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
文章从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出发,阐述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和实质,从当前形势、医院文化重塑、领导决策、患者满意、制度创新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医院管理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
诗人气质与诗意是难以言说的,说得越具体就越容易下错结论.然而研究总要在一定程度上想"量化"靠近,甘于处在混沌状态是不诚实的表现.具体的东西即使是错误的,也会给我们带来
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范畴,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文章在对12所军队医院及其特色科室人才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建设是军队医院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必须优化人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