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是实用主义精神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它强调以效用标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课题、方法与理论评鉴、选择或建设依据,以揭示心理、意识机能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别差异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以提升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实现心理学的实用价值为目标。其具体内容:(1)心理意识的机能观。反对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将心理、意识看作孤立、封闭领域内自行运动的实体,主张将心理、意识视为有机体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或工具;(2)学科性质的应用观。主张心理学应以心理、意识的机能作为研究对象,成为一门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应用性科学;(3)研究手段的行动观。主张心理学应以扎实而有成效的研究行动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手段,以由怀疑到确定信念或"细心搜索资料、大胆提出假设、细心加以求证"作为研究行动的基本程序。理论、原则只是对被研究行动所证明的有用结果的方便解释,不能作为先入之见对研究行动提供指导;(4)真理、方法的效用观。主张"有用即真理",真理是帮助人们实现研究问题的方便工具。任何方法,无论是实验、测量、统计,还是内省、理解、解释,只要对研究目的的实现有所帮助,均可为心理学所用。(5)理论建设的折衷包容观。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否为人们的行动带来实际的效果。心理学不应有任何偏见、教条,应接受、包容一切有用的理论、原则、假设、论据。它最初见于詹姆斯、杜威等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其后又体现在以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发展中。作为美国人的特有"脾气"、"倾向"或"精神",它已深深地渗透于美国及世界心理学的肌肤之中。但同时,它也给现代心理学带来了生物主义、个体主义以及"枝叶繁茂、主干脆弱"、缺乏统一的理论范式等发育不良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