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中药的成分最大血药浓度远低于化学药血药浓度的文献调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药浓度可间接地反映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效应的发挥。中药入血成分(包括中药化学成分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很低。中药中单一的低浓度入血成分是否有发挥药效的可能性?中药中大量的低浓度入血成分与药效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为此本文调研了临床常用中药及化学药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推测中药单一成分在相应血药浓度下发挥药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Scifinder、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对2006~2016年间的72篇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对常规剂量下中药化学成分的最大血药浓度和临床常用化学药的最小有效血药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对总结得到的73种常用化学药最小有效血药浓度及42种中药(复方)中135个化学成分最大血药浓度比较后,发现最大血药浓度小于100ng/ml的中药化学成分(代谢产物)共88个(占总数的65%),化学药共15个(占总数的21%);33个(占总数的45%)化学药最小有效血药浓度分布在较高的浓度区间(1000-100000ng/ml),而中药化学成分只有8个(占总数的5%);即随着血药浓度由低到高,化学药数量呈由少到多的变化,中药化学成分(原形/代谢产物)数量则由多到少。结论:所列中药化学成分最大血药浓度总体分布低于化学药最小有效血药浓度,推知中药起效时体内各化学成分实际血药浓度可能比化学药最小有效血药浓度更低。中药体内(大多数)单一化学成分激动相关靶点并引起相应药理效应的可能性较小。推测作用于相同靶点的所有化学成分浓度的叠加可能是中药产生药理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聚合酶链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有了新的改进,检测速度更快、准确性更强;免疫层析法、免疫磁珠法等免疫学方法有了新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环境污染的加重、员工权益的保障问题等揭示了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国家相继颁布法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醒脑开窍法针灸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神经肌肉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基础西药治疗)和试验组(41例,基
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依据《计量法》和《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实施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制度,是针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第三方实
<正>卢梭说:&#39;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39;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高效课堂,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能够让孩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