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18岁男性患者服用利福平(600 mg,1次/d),吡嗪酰胺(500 mg,3次/d),和乙胺丁醇(1000 mg,1次/d)联合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外院初始化验"血乳酸大于15 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ALT、AST明显增高",诊断"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入我院后化验ALT 181 U/L、TBIL 271.4μmol/L、PTA 48.7%、SCr 254 umol/L,B超和CT提示肝、肾、肺均有损伤或感染,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大、急性肾损伤、肺结核、肺部感染、胆囊炎、腹水。经保肝降酶、改善肾灌注、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住院19天后病情好转出院。通过对该患者用药史及病情的分析,提出尽量避免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治疗建议,为今后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