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干预对急性高原缺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低海拔对照组(12只、西宁,海拔:2260m)、高海拔急性缺氧组(共248只,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海拔:4100m)。高海拔急性缺氧组又分为:缺氧模型组(简称模型组,40只)、假针组(非穴位部位针刺,40只)、穴位针刺干预组(简称针刺组,毫针针刺腧穴百会、膻中、气海、内关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48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LD、MDA含量和LDH、SOD活性及海马组织缺氧相关因子HIF-1α、VEGF表达水平。结果穴位针刺干预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可提高缺氧大鼠血清中LDH、SOD活性和降低LD、MDA含量;缺氧可造成大鼠机体HIF-1α、VEGF表达明显升高,而穴位针刺干预可提高HIF-1α、VEGF表达。结论针刺百会、膻中、气海、内关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具有提高实验动物缺氧耐受的作用,能预防高原缺氧对机体的损伤,可能与血清SOD活性提高、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机体乳酸积累减少有关,提高HIF-1α、VEGF表达,为针刺干预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