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病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干预在卫生经济学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原在二、三级医院心脏介入术后定期随访,现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病随访干预的病人,进行前瞻性、开放性、自我对照的卫生经济学评估统计。结果:显示心脏介入术后病人在社区卫生中心的随访费用(自付),在标准规范的治疗下,明显低于二、三级医院随访费用(P<0.01),具有显著性卫生经济学意义。结论:在规范随访和治疗下,心脏介入术后病人可以在社区卫生中心定期随访管理。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后 随访干预 卫生经济学 社区卫生中心
资料与方法
调研对象: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专病随访门诊的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50例,其介入治疗后均在二、三级医院完成手术后的随访病人,冠心病诊断明确。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均56~89岁,平均70±5岁。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PCI)3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5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3例。其中,VVI 9例,DDD 2例,ICD 1例,CRT 1例。

方法:32例心脏介入术后病人采用开盲自我对照分组,原均在二、三级医院定期随访即为A组,进入社区卫生中心随访即为B组。随访治疗方案按冠心病Ⅱ级预防法[2]。
基本监测标准:心电图每月1次,血脂每半年1次,血糖每半年1次,肝功能每半年1次,尿酸每半年1次,尿微量蛋白每半年1次,Holter每年1次,心脏扇超、EF测评每年1次。用药符合标准[3]。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所用费用额采用poisson分布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在合计数中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级医院比较P<0.017,社区卫生中心与三级医院比较P<0.017,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只有在单例阿司匹林用药上的费用差异无显著性。
在抗血小板药物的年费用的比较中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自负费用上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7)。
在50例中36例均按标准治疗,占总数的72%,亦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差异有显著性(P<0.017),部分病例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方面有所调整,换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钾、比索洛尔。
讨 论
我国在进入20世纪后期,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本研究将原来在二、三级医院定期心内科随访的病人纳入到社区卫生中心的专病随访管理,本研究表明虽在总体医保成本中的费用支出在一~三级医院间无明显差别,但在病人自付费用上均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治疗规范,随访规范一定会给病人带来明显的益处,也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二、三医院门诊随访拥挤的状况,更好地落实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本研究项目的统计学处理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仇玉兰教授的帮助和指正,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缩小指南与实践差距,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81-182.
2 胡大一.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作好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87-189.
3 AHA/ACC.Guidelines for Socondary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n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Circulation,2006,113:2363.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后 随访干预 卫生经济学 社区卫生中心
资料与方法
调研对象: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专病随访门诊的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50例,其介入治疗后均在二、三级医院完成手术后的随访病人,冠心病诊断明确。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均56~89岁,平均70±5岁。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PCI)3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5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3例。其中,VVI 9例,DDD 2例,ICD 1例,CRT 1例。

方法:32例心脏介入术后病人采用开盲自我对照分组,原均在二、三级医院定期随访即为A组,进入社区卫生中心随访即为B组。随访治疗方案按冠心病Ⅱ级预防法[2]。
基本监测标准:心电图每月1次,血脂每半年1次,血糖每半年1次,肝功能每半年1次,尿酸每半年1次,尿微量蛋白每半年1次,Holter每年1次,心脏扇超、EF测评每年1次。用药符合标准[3]。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所用费用额采用poisson分布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在合计数中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级医院比较P<0.017,社区卫生中心与三级医院比较P<0.017,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只有在单例阿司匹林用药上的费用差异无显著性。
在抗血小板药物的年费用的比较中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自负费用上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7)。
在50例中36例均按标准治疗,占总数的72%,亦显示社区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差异有显著性(P<0.017),部分病例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方面有所调整,换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钾、比索洛尔。
讨 论
我国在进入20世纪后期,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本研究将原来在二、三级医院定期心内科随访的病人纳入到社区卫生中心的专病随访管理,本研究表明虽在总体医保成本中的费用支出在一~三级医院间无明显差别,但在病人自付费用上均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治疗规范,随访规范一定会给病人带来明显的益处,也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二、三医院门诊随访拥挤的状况,更好地落实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本研究项目的统计学处理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仇玉兰教授的帮助和指正,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缩小指南与实践差距,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81-182.
2 胡大一.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作好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87-189.
3 AHA/ACC.Guidelines for Socondary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n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Circulation,2006,113: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