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单支病变37例、累及2至21例,三支4例)。将其随机分成普瑞巴林组(PGB组,n=31)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组(SGB-P组,n=31),PGB组予以普瑞巴林及其他补救用药治疗,SGB-P组在PGB组基础上,每日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共连续进行7日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30和60日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7、30和60天,2组VA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SGB-P组效果更显著(P<0.05);SGB-P组镇痛效率(90%)高于PGB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B-P组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11.3±1.7)优于PGB组(1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头晕、震颤、恶心/呕吐、声嘶、局部血肿等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脱组病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用普瑞巴林,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