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乳对Beagle犬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鸦胆子(Bruceajavanica)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几省,中药鸦胆子为其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苦寒,有小毒。传统用法为内服治疗痢疾,疟疾;外用治疗赘疣,鸡眼。以现代中药方法提取鸦胆子仁中的油性成分,发现其中一种成分鸦胆子苦醇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制成现代制剂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于肺癌、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常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等不良反应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Beagle犬静脉滴注大剂量鸦胆子油乳,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为单次给药进行风险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材料和方法】Beagle犬8例,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即阴性对照组、鸦胆子油乳(4ml油酸/kg)组,4例/组,雌雄各半,鸦胆子油乳剂量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50倍。动物按体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一次,给药后持续观察4小时,以后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14天,于给药后第15天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鸦胆子油乳给药后约30min开始可引起Beagle犬出现流涎、呕吐、困倦等现象,给药后3~4h动物恢复正常;在给药后2~6天有3/4例动物出现拉软便、稀便的现象。②鸦胆子油乳可引起雌性Beagle犬AST指标在给药后2小时、第2天明显升高,给药后第7、14天恢复正常。③鸦胆子油乳可引1/4例动物WBC、NEUT、NEUT(%)指标在给药后2小时、第2天明显升高,给药后第7、14天恢复正常。④其它如体重、肛温、尿常规、心电图、骨髓象、病理学检查等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鸦胆子油乳以4ml油酸/kg剂量单次静脉滴注给药可引起Beagle犬出现流涎、呕吐、困倦等一过性反应,可引起动物出现拉软便、稀便等反应,上述反应可在恢复期恢复;可引起雌性Beagle犬AST一过性升高,个别动物WBC、NEUT、NEUT(%)指标一过性升高,给药后第7天已恢复正常。因此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鸦胆子油乳对Beagle犬单次静脉给药最大耐受量(MTD)>4ml油酸/kg。根据上述结果,建议在临床大剂量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同时对血液学、生化学指标实施监控,以确保安全用药。
其他文献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BLAF 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作为真菌组,同时选取
对豫鄂川渝湘赣等六省市实地调研情况表明,面对社会结构变迁、城乡一体化、利益分化等新形势,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着五大难题亟待破解,它们分别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老子之“道”向来有很多的阐释与解读。如把老子之道单纯地认定为本源论、本体论、境界论、价值论等等。对老子的“道”以现代性的视野或者说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来把握当然可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库存管理不再只局限于本企业的库存,而应从供应链系统整体的角度和思想出发对库存实施管理和控制。有必要以供应商和零售商到终端客户的两级供应链为研
全球政治包含多元化的行为主体和丰富的全球议题。全球政治行为主体在全球价值的指引下,以合作的方式对全球性问题进行控制或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却遭遇了大集体行动的困境——
高效课堂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准确而又简洁、亲切而且生动、通俗中不乏时尚、机智下富于变化的语文课过渡语设计,是我们课文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
在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首次被确立为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并将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农业院校的学子,虽不是农林相关学科的学生,但践行科学发展观,了解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方
背景与目的四十多年前Tokuhata和Lilienfeld首次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证实肺癌的家族聚集现象。随后的多个研究也证实了家族聚集现象是肺癌危险性的一个家族性成分,但研究结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