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如何实现长治久安?——治疆方略的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大治是最大的国家公益产品。天下大治的基础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在新疆,长治久安就是最大的公益产品。近年来,反"三股势力"的斗争形势不断严峻。回顾历史,新疆地区与中央王朝的联系有强有弱。近代以来,"三股势力"活动更是一直存在。即便新中国成立后,"三股势力"活动仍然呈现波动性持续状态。虽然"三股势力"活动具有历史延续性,但依然具有当前的时代特征,例如与当代伊斯兰保守化趋势相一致、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勾结、袭击目标扩大到各个民族、暴恐范围扩散到全国、青少年和妇女参与明显增加等。"三股势力"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主义,活动方式是暴力恐怖活动。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是缺乏国家认同,即"三股势力"及其依附人群缺乏对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之所以如此,其实并不是经济发展落后,而是因为历史演变的复杂和多向,国际因素的参与和干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矛盾的民族化和敏感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民族宗教管理的差别化和放松化等。那么,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思路,就是坚持"一体多元"的基本国策,不断促进增强国家认同。治疆之本在于争取和赢得民心。在反对"三股势力"这个问题上,民心表现为各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国家认同有三项基础条件:统一的制度体系、共同的沟通语言、充分的社会交往。在统一的制度体系建设上,中央政权的强大是保证新疆地区总体可控的政治前提。在共同的沟通语言建设上,完善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基础性因素。必须提高认识,将"双语"教育提高到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国家认同,进而维护长治久安和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在充分的社会交往建设上,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形成基础。所谓国家认同就是"三个认同":制度认同、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一是制度认同。从拼盘式民族国家向熔炉式人民国家转变,适当调整民族政策、强化区域政策;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核心推进依法治疆,切实平等保障个人的公民权利和利益;树立全国干部一盘棋思想,扩大跨地区交流交融培养。二是社会认同。以共同富裕为基本方向,将促进新疆发展的目的从意图消除"三股势力"转移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上来;将发展新疆经济的重点从追求增长转移到解决民生、尤其是创造就业上来;将实现共同富裕的视野从促进疆内经济增长转移到全国范围的共同发展上来。三是文化认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以开放包容为基础,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以一体多元格局为文化方向,加强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其他文献
聚焦当前高校学生组织蓬勃发展过程中,因为凝聚力不足所导致的组织发展困境,通过问卷调查及与相关人员的访谈,全面分析导致该困境的组织内部建设和组织外部发展的原因。在查阅相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室外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和放松,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手段,把体育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场所,培养学生的拼搏、竞争和集体协作精神,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改革。  关键词:游戏 高中 體育 兴趣 素质 竞争     一些高中体育教师总认为:“游戏”是幼儿园学生、小学和初中学生们的体育课堂“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