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极端严重的躯体或心理应激因素所导致的长期持续和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在已有的PTSD干预策略中,危机事件压力转化(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疗效较为显著。CISD主要是通过将患者的躯体和生理反应正常化,进而使患者恢复健康正确的认知过程,以促进个体自我恢复及成长。EMDR则是通过构建加速信息加工的模式帮助患者转变观念及行为,最终达到理想的行为和人际关系改变。而VR则可以在计算机中创造充满自然感受的人造环境,并让使用者身临其境,由此,个体的各种感知觉和情绪都可得倒充分表达。与CISD相比,EMDR可操作性更强,治疗时间更短,但其稳定性仍有待考证。而CISD衍生出的多种变式对于特定情景下的PTSD有更为积极的治疗作用。CISD的这种灵活易变性也是EMDR和VR所不具有的。与CISD和EMDR相比,VR虽然十分先进,但目前仍只是一种治疗工具,可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支持当事人,增强当事人的自我效能感。就目前状况而言,CISD和EMDR的有机结合和深入发展都离不开VR的辅助,开发低成本、高度卷入、易操作的VR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