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质敌意归因偏向指个体在模糊情境中将他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敌意意图的倾向。敌意归因偏向具有导致攻击行为等消极功能,但是对敌意归因偏向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探讨特质敌意归因偏向的脑结构基础以及二者关系的认知机制能拓展我们对敌意归因偏向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出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由于特质敌意归因偏向和暴力态度的主要心理成分的脑基础可能都在前额叶区域(如框额,额下回)、暴力态度很可能会影响特质敌意归因偏向的发展,我们假设前额叶的某些脑区与特质敌意归因偏向、暴力态度均相关,暴力态度在前额叶的某些脑区与特质敌意归因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用词句联想范式敌意量表和犯罪态度与关联中的暴力态度分量表来分别测量特质敌意归因偏向和暴力态度,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和中介效应分析的方法在176名大学生的样本中检验该假设。结果发现,特质敌意归因偏向与左侧框额的灰质体积显著正相关,与左侧舌回的灰质体积显著负相关;暴力态度在左侧框额与特质敌意归因偏向关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左侧框额很可能是特质敌意归因偏向发展的重要脑基础,暴力态度则可能是左侧框额影响特质敌意归因偏向的重要认知机制之一。本研究首次探索了特质敌意归因偏向的脑结构基础以及二者关系的认知机制,丰富和发展了敌意归因偏向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