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牙根纵裂致病诱因及其发病机制为临床避免或减少牙根纵裂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患牙/牙根为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好发牙位/牙根、咬合特征性改变或牙合面磨耗、长期咬合不适或疼痛、咬硬物不适、牙龈反复肿痛等病史,临床检查、牙周探诊窄而深牙周袋,拍摄至少2个不同角度的根尖片,观察是否有折裂线或典型的牙槽骨吸收透射影区。拍摄CBCT进行三维观察,在轴面观发现裂或者骨的特征性缺损,同时进行牙周翻瓣手术探查、染色明确是否存在折裂及骨吸收范围、类型,通过病史询问、牙周、X线片、牙合关系、牙合面磨耗、牙合面形态及接触区情况的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牙牙合面中度到重度磨耗,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牙合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存在牙合干扰和(或)牙合创伤易感因素。活髓牙牙根纵裂病因可能与牙合创伤、牙周炎、咬合疲劳和牙根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死髓牙应以彻底去除根管壁感染物质为标准,尽量避免对牙体硬组织的过度切削。结论:当VRF诊断确立后,应尽早拔牙或截除患根,以保存骨量进一步行种植、修复治疗。对折裂牙建立诊断、判断预后、制定治疗计划很重要,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