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疯草是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总称,也是世界范围内危害草原畜牧业最为严重的一类毒草。在我国,疯草分布面积已超过1100多万公顷,而且日益蔓延, 严重威胁我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疯草所含主要有毒成分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不仅能导致家畜中毒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引起母畜流产、不孕,胎儿畸形和公畜不育。研究表明,除含有 SW 外,疯草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几乎与苜蓿相当,是一种潜在的牧草资源。在生物学活性方面,疯草也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抗寒冷、抗干旱、抗风沙),特别适应在我国西部草原生长,有的已经成为草原上的优势种。因此建立高效的检测动植物样品中 SW 的方法,有效防治动物疯草中毒,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疯草资源,是关系到我国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方法:本研究用人工合成抗原 SW-HSA 免疫 Balb/C 小鼠,达到一定效价后取脾脏制备免疫脾细胞,利用单克隆抗体(MAb)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出 SW MAb 和单链抗体(ScFv)基因。结果:1.人工合成得到偶联率分别为18.6、12.5、13.5和32.6的 SW-HSA。2.将合成的 SW-HSA(偶联率为32.6:1)免疫原接种 Balb/C 小鼠,第3次免疫后,间接 ELISA 测定各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分别为27、26、26、26,第4次免疫后,抗体效价分别为29、 28、28、28。获得抗体效价较高的免疫小鼠。3.无菌采取免疫小鼠的脾脏制备脾细胞, 与 SP2/0细胞进行了3次融合,其中第1次融合率较高,为36.7%。间接 ELISA 检测有克隆孔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抗体效价,第1次融合的细胞阳性率较高,为7.095%。经3 次单克隆培养后,获得了1株生长稳定、能大量分泌抗 SW MAb 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培养上清中抗体效价为26,命名为1C3。核型进行分析1C3株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5~ 50对之间,接近2种亲本细胞染色体数目总和,证明确为2种亲本细胞融合后的杂交体。 4.Balb/C 小鼠腹腔注射1C3株杂交瘤细胞,收集腹水,ELISA 测定腹水中 SW 抗体效价为211。SDS-PAGE 凝胶电泳分析粗提单抗的组分,可见主要呈现2条带,分子量约为55 ku 和26 ku,分别与抗体的重、轻链分子量大小一致。间接 ELISA 测定 MAb 的相对亲和力为56 μg/mL。5.从免疫好的小鼠脾脏中提取出总 RNA,逆转录获得 cDNA。通过 RT-PCR、SOE-PCR 扩增出 VH、VL、VL-Linker 和 ScFv 基因片段,大小分别约为 340 bp、320 bp、420 bp 和760 bp。结论:本研究利用 MAb 技术获得了1株生长稳定、能大量分泌抗 SW MAb 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小鼠表达出 MAb。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出抗 SW ScFv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