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人们为环保活动所配置的时间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人们的环保行为也相应减少。环保行为的时间配置本质上是个体进行时间分配决策的结果。本研究基于预期理论的视角,从环境—金钱结果相对价值评估、"行为—结果"相对关联度评估两个角度探索环保行为时间配置的决策机制。实验1采用2×5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从环境—金钱结果相对价值评估的角度探索环保行为的时间配置机制。自变量包括时间定价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时间定价水平是被试每小时工作获得的金钱报酬,该变量为组内变量,包括5个水平。污染程度为组间变量,是被试工作带来的环境污染,包括高、低污染两个水平。在实验中,被试可以将时间用于环保活动。因而,被试的任务就是决定如何在经济活动和环保活动之间分配时间。实验因变量为环保时间投入比例。结果表明:(1)在高、低两种污染条件下,随着时间定价水平的逐渐提高,个体分配给环保活动的时间比例逐渐减少;(2)金钱—环境相对价值评估在时间定价对环保时间分配比例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实验2从"行为—结果"相对关联度评估的角度探索环保行为的时间配置机制。在本实验中,"行为—结果"关联度指个体投入时间获得金钱结果或者环境结果的概率。实验采用2×2×2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投入时间—获得金钱"关联度、时间定价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其中,"投入时间—获得金钱"关联度为组内变量,包括20%和80%两个水平,实验将投入时间获得环境改善的概率设定为50%。时间定价水平为组内变量,包括高、低收益两个水平;污染程度为组间变量,包括高、低污染两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低两种污染条件下,"投入时间—获得金钱"关联度越高,个体分配给环保行为的时间比例越少;(2)"行为—结果"相对关联度评估在"投入时间—获得金钱"关联度对环保时间分配比例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环境—金钱结果相对价值评估调节"行为—结果"相对关联度评估对环保行为时间分配比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