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添加盐混合体系的高粘弹性蠕虫状胶束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行为在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这些自组装体系显著的结构特性,这有助于它们在技术和工业领域的应用[1],特别是智能自组装结构,例如胶束(球形胶束或蠕虫状胶束),囊泡和凝胶。这些智能自组装结构可以通过变化外部环境[2-3]来控制其结构的变化。本文研究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十四烷基)-2-羟基-N,N,N’,N’-四甲基二氯化二胺(14-3(OH)-14(2C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醚(C12H25(OCH2CH210OH,Brij-30)和水的混合体系的相行为,并确定了其相图,并选择相图中的黏弹性蠕虫状胶束区域进行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此区域内温度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0对胶束黏弹性的影响。在14-3(OH)-14(2Cl)/Brij-30/H2O混合体系,随着在Brij-30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胶束呈现一维增长状态,在零剪切黏度(η0)随Brij-30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曲线中均有最高点出现。这个最高值现象也出现在不同质量比例(WBrij-30/W14-3(OH)-14(2Cl))的14-3(OH)-14(2Cl)和Brij-30混合溶液。在最高点之后,随着Brij-30浓度的增加导致胶束尺寸缩小引起胶束黏度降低,随着温度增加胶束的网络结构出现分支化。不同溶液以及其他因素对这些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流变学分析来证明。通过进行流变学分析研究不同溶液中结构的转变以及不同因素对胶束增长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以湖北省宜昌市的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地广泛分布的风化砂来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即分别采用10%、20%、30%、40%、50%的风化砂掺入膨胀土中,通过改变各种不同比例混合料的初
<正>王冰注释《黄帝内经》之时,始终未说清《灵枢》二字的涵意,自初唐至晚清,医者属于士大夫阶层,极少接触到工科工程方面的实践,不能不说是知识结构与学术支撑体系上的一大
会议
2020年,“环保”依然是我国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受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停工,3月份我国多地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月空气优良天数刷新历史记录,SO2、CO、PM2.5等指标达标率也大幅提升,由此可见,企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为解决环境问题,则需对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提升其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是有效措施之一。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较多、内容杂乱,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设计一套合理的质量评
经过一个漫长的严冬之后,2002年显示器市场呈现出来的是一派战火纷飞的景象,和2001年的价格大战相比,今年显示器市场的竞争就显得丰富多了,明基(Benq)的“感性液晶“和L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