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gA肾病是亚洲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通过研究IgA肾病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评价IgA肾病牛津病理分级标准与IgA肾病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及扁桃体切除术对IgA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4例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病理室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并排除继发性IgA肾病。对所有IgA肾病患者进行牛津病理分型(系膜增殖M、毛细血管内增殖E、节段硬化S、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T)评分,并在随访过程中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血尿酸、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压资料,并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随访患者的eGFR。平均随访时间18.4个月。所有统计学处理均由SPSS17.0软件完成。结果 :本组研究资料IgA肾病以女性多见,发病高峰为1545岁,高血压人数占38.2%,蛋白尿对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血压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起病年龄、尿酸、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GFR成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评分为T1的患者预后要显著差于T0患者(P<0.05);在随访资料中,M,S,E评分和肾脏预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不能作为判断肾脏预后的因素(P<0.01)。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血尿、蛋白尿)得到缓解,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蛋白尿是IgA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M0S1E0T0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牛津分型评分和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评分越高,肾脏预后越差,本组资料显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可能是评价肾脏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患者的起病年龄、血尿酸、总胆固醇可能与肾脏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