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早期即可有淋巴转移,也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肝、脑等。乳腺癌病人确诊时约5%—15%已有远处转移。死于乳腺癌的病例作尸检,约 60%—80%有肺转移,50%—60%有肝转移,50%有骨转移。转移是引起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抗转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选用的血管生长抑制荆 AI—6,由山东省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制。已经实验证明 AI—6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目的:首先建立小鼠乳腺癌 EMT—6实验性肺转移的动物模型,然后用血管生长抑制剂 AI—6对小鼠乳腺癌 EMT—6实验性肺转移实验治疗。方法:BALB/C 小鼠由山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EMT—16乳腺癌瘤种是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从日本引进。从荷瘤小鼠上剥离 EMT—6乳腺癌,选取生长良好的瘤块,制成瘤细胞悬液,用 PBS 调整瘤细胞浓度为106/ml。上述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将 BALB/C小鼠尾巴浸泡于45℃左右的温水中1—2分钟,使尾静脉扩张,每鼠尾静脉注射0.1ml 瘤液 (105个瘤细胞)。第8天开始灌胃,对照组0.5ml 1%甲基纤维素,实验组0.5ml AI—6,0.mg/次,隔日1次,共10次。第30天以颈椎脱臼,结束实验。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肺转移瘤灶数目与大小,并称小鼠体重、肺重。福尔马林固定后,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肺转移瘤呈灰色或灰白色,互相间不融合。实验组肺转移数为1.4±0.9, 明显少于对照组5.6±0.5(P<0.05),肺转移抑制率为75%;实验组与对照组肺重分别为0.19±0.09克和0.27±0.07克,有显著性差异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