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形成的尾矿库是潜在的高风险重金属污染源,闭库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有色金属尾矿库综合整治模式及其技术措施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合理的效益估算来分析,有效的效益估算往往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有色金属尾矿库复垦治理效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复垦治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概念、内容及其估算方法。对已有有色金属尾矿库复垦治理效益估算的研究表明:尾矿库复垦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小,主要是估算复垦区内植物的经济收益以及采用收益还原法估算复垦土地的增值收益;社会效益主要是采用价值法和替代法针对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进行估算,较少关注复垦治理对社会其它方面的贡献;生态环境效益估算方法主要包括污染损失率法、生态服务价值法及环境价值法等,但与复垦治理技术措施结合较少,效益估算对复垦治理措施优化的作用较弱。总体来看,有色金属尾矿库复垦治理效益估算的内容涵盖不够全面,尚未形成适合重度重金属污染场地特点的效益估算体系,效益估算准确性较低。因此,合理确定尾矿库复垦治理效益估算的内容、完善效益估算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合理确定模型参数,是有色金属闭库尾矿库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效益估算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有效的效益估算可为优化土地复垦治理技术措施、寻求最佳复垦治理模式及确定复垦治理的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依据,是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需要进一步考虑解决的问题。例如胡振琪教授推荐的英国矿山废弃地的自然修复模式,应该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目前许多复垦情景中以减少复垦成本,但是自然或人工到什么程度为合适,技术的背后是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考量。另外,我国目前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标准与法规体系还不是很健全,期望每一个复垦方案像建筑工程等那样有成熟的标准体系可以程序化地执行,容易导致教条主义的失误。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最大的专业特色就是因地制宜,许多情况下需要对复垦对象和目标有多专业视角的系统理解,在综合效益方面进行有效地分析权衡进行方案比选,才能恰当地运用土地、生态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也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土地复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