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举措使大学生体育活动总体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诚然,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存有抵触情绪,超半数学生在结束体育课程学习后逐步减少锻炼次数(陈善平,2006),直至完全退出体育锻炼。个体既有的认知系统会经过信息加工和决策机制对行为产生影响、促使行为发生改变(A.Ozkan,2012)。引导大学生践行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少动,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和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整合锻炼认同理论、锻炼坚持认知决策理论等,分析锻炼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考察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采用《锻炼身份认同量表》、《内部动机量表》、《锻炼承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以浙、沪、苏为例的20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锻炼身份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直接影响皆显著,其中,锻炼身份认同对锻炼强度的影响较大,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锻炼频率的影响较大;在锻炼身份认同与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链条上,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分别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亦显著。结论:锻炼身份认同既可以直接的方式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还可以通过内部动机、锻炼承诺的链式中介效应而间接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大学生锻炼行为激励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