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46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 1.对象:(1)符合国际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 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入组时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24)评分≥20分;(2)人院前1个月内有自杀未遂史;(3)年龄18岁至60岁;(4)目前躯体情况稳定;(5)能进行有效的交流;(6)排除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继发于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或物质滥用及药物成瘾者;(7)患者及家属理解研究目的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选取病例43例为自杀未遂组。一般情况与自杀未遂组相匹配的按照1:1配对的原则选择与自杀未遂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从未有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者作为无自杀组。两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平均病程、HRSD平均分及婚姻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测评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等;(2)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3)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4)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一24)。对入组对象评估家庭环境量表及家庭功能量表。3.测评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第2天进行量表评估。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年龄,受教育年限,各量表因子分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卡方检验对两组间性别,婚姻状况组成进行检验。对各量表因子与自杀危险程度的相关用多元回归分析。假设检验都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杀未遂组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水平、娱乐性和控制性水平[分别为(5.20±1.22)分,(4.52±1.23)分,(3.20±1.85)分和(2.40±1.52)分],低于无自杀组[分别为(6.83±1.26)分,(6.12±1.24)分,(5.86±2.01)分和(5.12±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矛盾性[(3.86±1.80)分]高于无自杀组[(2.5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未遂组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水平[分别为(20.35±3.98)分和(24.01±3.26)分],高于无自杀组[分别为(16.88±2.23)分和(20.89±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控制性及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是影响抑郁症自杀的重要因素(F=21.56,P=0.000,校正R 2=0.516)。结论首发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在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缺陷。具有自杀行为患者家庭功能不健全,亲密度低,缺少必要的社交和娱乐活动,特别是在情感交流方面,患者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受阻,家庭内部氛围表现压抑,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个体容易选择自杀。所以我们在首发抑郁症自杀的预防和危机干预中,把家庭干预引入其中,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环境对自杀行为的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子女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43例酒依赖患者的子女为研究对象,同时筛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本相同无酗酒史的当地居民50人作对照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