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网络化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如航空港、海港等对所在城市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对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具有跨越性的带动作用,城市腹地又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产业、人力和技术支撑。厦门市翔安南部新城地处海西关键区位,对台政策优势明显、沿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又有北部火炬产业园区和东部厦大翔安校区的人才和技术力量潜在动力,发展起点低但潜力巨大。近期沿海地区重点建设的澳头港区和翔安机场两大交通枢纽工程,还具有发展国际领先的海空联运模式的空间条件。在港口建设初期确立港产城一体化的模式,对未来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航空港、海港与城市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翔安南部新城与港口融合发展的对台政策、联运技术、生态资源、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动力机制,探索近期海港、临港产业和城市、空港、临空产业与城市的近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最后提出中远期的基于海空联运的海港-空港-城市三者的空间协同模式,并进一步提出在生态效益提升和土地灵活使用方面的配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