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Pekrun提出学业情绪概念以来,除考试焦虑外的其它学业情绪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其中学业厌倦因其对学习成就的重要影响而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而在我国,学业厌倦远远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注。学业厌倦是一种低唤醒、消极效价、个体感知到缺乏刺激和意义时产生的一种学业情绪。研究一使用问卷法以134名7-8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体验数学厌倦的特点。结果表明,(1)课堂厌倦频率和自学厌倦频率分别为21.34%和21.19%,课堂和自学厌倦频率和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以下用课堂和自学厌倦程度均分表示数学厌倦程度;(2)初中生的数学厌倦没有性别差异;(3)成绩影响数学厌倦,低分组的数学厌倦显著高于中间组和高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没有显著差异。研究二调查了169名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初中生数学厌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安全依恋是影响数学厌倦的基本变量,它可以直接影响数学厌倦,也可通过生命意义、班级氛围和趋近动机间接预测数学厌倦。而且生命意义和班级氛围通过趋近动机的中介导致学业厌倦的产生。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其他学科,或使用生理或观察的方法测量学业厌倦,并在具体情境下验证本文提出的数学厌倦的影响机制模型。教育建议:家长要多关注学生,给予他们社会支持,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确保他们安全需要的满足。教师要多与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并营造一个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