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评价横连杆对后路单节段固定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其中固定一状态不装横连杆,固定二状态装有横连杆,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依次测量正常、损伤、固定一(无横连杆)、固定二(有横连杆)四种状态固定节段(T13-L1)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范围(ROM),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SPI)后比较四种状态下6个运动方向稳定性的差异。结果骨折模型的建立较为满意,除左侧屈方向外(P=0.128),T13-L1在前屈/后伸、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稳定性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P<0.01);无横连杆固定状态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的稳定指数(SPI)分别为0.36、0.33、0.23、0.24、0.37、0.25,有横连杆固定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的稳定指数(SPI)分别为0.28、0.29、0.16、0.19、0.17、0.14,较无横连杆状态分别降低了22.8%、10.0%、33.0%、21.0%、54.5%、43.4%,两种固定均能显著提高损伤脊柱在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P<0.01),且稳定性均显著强于正常状态(P<0.01);另外有横连杆固定的标本在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均优于无横连杆固定,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即刻稳定性,效果无明显差异;横连杆对旋转运动方向稳定性的提高较屈伸及侧屈运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