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征象,探讨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组)和30例乳腺增生病(良性组),系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均为女性,DCIS组年龄23-68岁,平均(41.1±13.1)岁;良性组年龄18-49岁,平均(33.2±9.8)岁。使用GE LOGIQ 9和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10L及4D10L和14L超声探头,二维频率分别为6.3-10MHz,7.0-12MHz和7.0-14MHz,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频率3.8-5MHz和5.0-7.5MHz。患者平位仰卧,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在二维模式下,以乳头为中性做放射状扫查,随后在各象限作横切、纵切交叉扫查,发现病灶后,观察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腋窝淋巴结情况。在CDFI模式下重点观察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并对其血流丰富程度按Adler[3]等的方法分为4级。最后采用脉冲式频谱多普勒(pulsewave Doppler,PWD)测量病灶内血流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DCIS组和良性组PSV及RI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血流分型采用行列表资料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