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基础上,结合临床及科研实践经验,首倡“胆病从肝论治”,并应用于中医药防治胆石病领域。将胆石病静止期分为肝胆气郁与肝阴不足两大证候,采用疏肝利胆、养肝柔肝法进行治疗。具有疏肝利胆作用的胆宁汤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有效率达95.83%。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中药养肝利胆Ⅱ号合剂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有效率达90.11%。在胆宁片基础上研究出的清胆胶囊疗效略优于胆宁片,组方更精,更易服用。胆宁片、清胆胶囊及养肝利胆颗粒剂对胆色素结石模型动物具有多种药理学效应。能显著降低成石率,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成石性,逆转胆汁成石趋势等作用。能上调调宁蛋白(Cap)、CCK- AR 基因的 mRNA 表达,上调胆石相关基因 B-UGT mRNA 和胆固醇7α-羟化酶 mRNA 表达, 协调胆囊、胆管、胆总管下段括约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维持胆色素及胆固醇代谢的相对稳定。“胆病从肝论治”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胆石病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