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足球场地设施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是全民活动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足球场地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仍存在足球场地设施数量不足、规划布局不合理、土地复合利用不充分、校园场地对外开放不够等诸多制约因素,群众"踢球难"、"踢球远"、"踢球贵"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本文结合现存问题,深入研究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存在困境和难题,着力破解足球场地设施在政策上、制度上的难点和堵点。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首先,本文以"足球场地设施"、"足球场地设施+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找了114篇文献。本文拟从规划、建设角度分析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出发,通过剔除重复文献,挑选了近20篇核心期刊供本文参考。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从规划的角度研究足球场地设施文献多集中的规划建筑领域,体育领域的研究较少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的,为本文分析提供一定的空间。第二,以"football field"、"land use"、"football field construction"等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SPORTS Discus等网站查询相关的外文文献。第三,查询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及相关省市的官网,梳理并分析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为破解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困境提供参考。2)实地调研法:结合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及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的内容,调研组对辽宁省大连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孝感市、山东青岛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就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在规划、建设、校园足球对外开放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与有关领导会谈,深入了解足球场地设施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的堵点和难点,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翔实的论据。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有关城市的实地调研,选取广东省广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山东青岛市三个地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文中具体分析了广州市简化室外体育场地设施的用地手续,鼓励新建居住区建设足球场地设施;宁波市出台相关文件,落实新建住宅区配建体育场地的面积,指导宁波市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为其他省市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提供经验;青岛市城阳区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地设施,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研究结果:首先,本文对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场地选址极不合理;缺乏非体育用地建设足球场地设施的政策规范和指导,难以办理相关用地手续;政府对社会力量建设足球场地设施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不够等困境。第二,结合国外体育场地建设成功经验及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实际,归纳总结出六种可行模式,分别是:社区配套型、"公园绿地+"型、房宇楼顶型、废旧厂房再开发型、社区和学校共建型及利用非建设用地建设足球场地设施等。第三,对广州市、宁波市、青岛市等相关省市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深入分析在体育场地设施用地方面的先进政策,为破解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困境提供相应的借鉴。研究结论及破解对策:通过对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结论:1)我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用地供给不足,且尚未利用非体育用地建设足球场地设施;2)非体育用地建设足球场地设施难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缺乏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指引;3)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足球场地设施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4)校园足球对外开放不充分,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体育需求。破解对策:1)保障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用地供给,从总量上保障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绿地、江滩、垃圾填埋场、房宇楼顶、通风廊道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地设施。2)细化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许可手续,简化室外足球场地设施用地手续,制定非体育用地规划指引,利用移动装配式建筑建设临时足球场地设施的,在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控制行详细规划等前提下,可按照临时建筑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推动楼顶足球场地设施产权登记制度办理。3)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足球场地设施,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采用协议出让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和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待利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建设足球场地设施的,可探索政府建设,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妥善解决用地问题。各地设立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足球发展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地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足球场地设施的支持力度等。4)扩大足球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力度,引进第三方机构运营管理。政府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校园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