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日奴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hracteolata Hayata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结杀虫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结核和癌症[1]。塔日奴具有的抗癌活性主要与二萜类成分,特别是松香烷型二萜内酯,如岩大戟内酯B、月腺大戟甲素有关[2],而塔日奴具有的抗结核活性主要与苯乙酮类成分如狼毒乙素有关[3]。塔日奴的提取物能够显示多种生物活性,月腺大戟中的狼毒甲素、狼毒乙素及三帖酸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4];塔日奴提取液对多种癌细胞,如Lewis肺癌、艾氏腹水癌、肝癌、S180细胞株、人肿瘤细胞系U937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腹水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6];虽然月腺大戟中含有丰富独特的化学成分,关于其抗癌、抗结核、抗白血病等生物活性多有报道,但这些成分同时存在着一定毒性,制约着其应用。本实验利用大气压化学电离多级串联质谱技术(APCI/MSn)[7]对塔日奴中的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以及苯乙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岩大戟内酯B、对映体-11α-羟基松香烷-8(14),13(15)-二烯-16,12α-内酯、岩大戟内酯A、月腺大戟甲素、月腺大戟乙素、狼毒乙素、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条件:LCQTM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阱质谱仪(Thermo,USA):采用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100500,离子阱条件:源加热温度300℃,鞘气45arb,辅助气5arb,金属加热毛细管温度275℃,毛细管电压15 V.塔日奴MS谱图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