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放开赛事审批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活动审批"和"有关部门要积极为各类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为城市马拉松赛事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媒体通过推广宣传,扩大了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再者,市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促进城市马拉松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市民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在基本生活得到充足的保障后,把注意转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的保障上。在以上多维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井喷"之势。但截至目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出现办赛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保证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科学化、公开化、透明化,使城市马拉松赛事质量最优化,建立城市马拉松赛事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有利可行的,为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高质量举办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以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深圳国际马拉松为调查对象,基于三重底线原则,初步选取经济、社会、环境3个评估维度,根据查阅马拉松相关文献资料、对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深度调研,本文最终确定为组织运营、赛事品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5个评估维度,该框架主要包含27个指标。从理论、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马拉松作作为一场特殊的体育赛事,指标涵盖多、涉及领域广,且不同时间对不同场次的城市马拉松的评估侧重点不同,导致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部分差异性,充分证明了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复杂性与困难度,本文特将深圳国际马拉松作为个案进行具体分析,以此验证本文构建的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城市马拉松以某个城市自主策划举办,保留马拉松雏形的基础上,专业运动员与业余跑者共同参与,以马拉松运作为展现城市风貌载体,为主办城市带来较为持久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打造独具特色的赛事品牌的单项体育赛事。第二、当前对国内城市马拉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评估中,主要关注城市马拉松的经济影响、马拉松的组织运营等相对狭义的领域,而对城市马拉松的环境影响乃至综合效益关注极少。第三、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27个指标,其中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组织运营指标包括9个,赛事品牌2个,经济效益4个,社会效益5个、环境效益2个。第四、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组织运营、品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2个二级指标(选手服务、裁判服务、赛道服务、安全服务、医疗保障、交通管制、志愿者服务、氛围营造、赛后保障、赛事水平、推广宣传、给举办地带来的新的消费额、赛事运作收入、对赛事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赛事运作获得的会计收益、现场观众的社会意识及社会价值观、马拉松项目推广宣传与认可度、马拉松爱好者交流与沟通平台的构建、社会成员身体健身及生活质量改善、举办地与赛事相容性、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第五、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将深圳国际马拉松作为研究个案,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验证了上述构建的我国城市马拉松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