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普遍性视角下的《史记》《汉书》中的经济术语英译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典籍,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这些典籍中具有大量的涉及经济领域信息的经济术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研究典籍中经济术语的翻译有助于术语翻译研究的深入和中国古代经济状况的知识体系的对外传播。《史记》《汉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所包含的经济术语展现了中国古代从黄帝到汉代的经济发展成就。关于这些经济术语的翻译研究值得学界深入探究。本文基于《史记》和《汉书》的汉语语料,以及《史记》的三个译本的英文语料,即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译本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Jr.)的译本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和杨宪益(Yang Hsien-yi)、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的译本Selections from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以及《汉书》的两个译本,即华兹生的译本Courtier and Commoner in Ancient China:Selection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by Pan Ku和德效骞(Homer H.Dubs)的译本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A Critic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s,采用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翻译普遍性的角度探究经济术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尽管这些译本中一些译本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另一些是面向汉学研究学者的,但这些译本中的经济术语英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翻译共性特征,即简化(simplification)、显化(explicitation)以及规范化(normalization)。鉴于这些译本的接受度普遍较好,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典籍中的术语英译应有选择性地采用翻译共性中包含的简化、显化、规范化翻译方法,这有助于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理解,便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
其他文献
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四柱式多工位成形液压机结构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运用ANSYS软件对其在满公称力状态下,偏载和非偏载两种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得
本文分析哈尔滨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及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哈尔滨市实际,采集来自超
冗余技术是提高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软件冗余与硬件冗余的原理,对采用的冗余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锁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金属制品,主要包括:门锁、自行车锁等。锁具涉及到人们的财产安全,其产品质量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目前许多移动群智感知应用要求参与者收集一段时间内连续的感知数据,而现有研究在这方面却考虑不足。针对上述应用场景提出了时间窗口相关的参与者选择机制,主要包括基于动态规划算法设计了一种时间窗口相关的参与者选择方法,目标为覆盖任务时间段的同时最大化数据效益;参与者信誉值更新机制,根据参与者参与任务的意愿程度和数据质量更新参与者的信誉值。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与两种普遍应用的参与者选择方法作比较,实验证明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