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孟德尔遗传学中显性与隐性描述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体时的功能关系,把在表型上看出效果的那个等位基因称为显性等位基因,看不出效果的那个称为隐性等位基因,并由此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开创了遗传学这一学科。这样的描述是逻辑推理的必要,但对于研究生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验性科学而言,必须在细胞与大分子实体上找到显性与隐性的生物学基础。在遗传学教学中,如何用现代分子遗传学知识诠释经典的显性和隐性概念是教师经常面临的释疑问题。笔者认为要理解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的实质,必须了解等位基因的差异及其产物RNA或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具体作用。不同等位基因的蛋白质或者RNA产物在细胞内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起的作用不同,赋予了在细胞,组织或器官水平上能够区分观测到的表型差异,即显性或者隐性。本文根据基因结构的变异、基因调控的差异、基因产物的类型与作用等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分别举例探讨了等位基因显性与隐性及其变化,以期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基因的变异和功能有更全面更具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