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湿疹肠道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1986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婴幼儿湿疹患儿粪便中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在婴幼儿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例年龄在2月-2岁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湿疹的婴幼儿的粪便标本,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婴幼儿的粪便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湿疹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量分别为8.50±0.82、8.93±0.51[±S,Ig(CFU/g)],正常对照组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量分别为9.4±0.78、8.75±0.61[±S,Ig(CFU/g)],湿疹患儿粪便中含有的双歧杆菌比正常婴幼儿的含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所含大肠杆菌的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湿疹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为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提示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临床应用益生菌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PB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PB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及其吸出物的病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