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婴幼儿湿疹患儿粪便中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在婴幼儿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例年龄在2月-2岁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湿疹的婴幼儿的粪便标本,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婴幼儿的粪便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湿疹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量分别为8.50±0.82、8.93±0.51[±S,Ig(CFU/g)],正常对照组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量分别为9.4±0.78、8.75±0.61[±S,Ig(CFU/g)],湿疹患儿粪便中含有的双歧杆菌比正常婴幼儿的含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所含大肠杆菌的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湿疹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为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提示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临床应用益生菌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