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从桑树中克隆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c DNA序列,命名为MBADH。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桑树的BADH基因c DNA序列全长1883bp,可编码501个氨基酸。近年来,该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桑树与榛的亲缘关系较近。从现有桑树资源中选出优质、高产桑品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抗寒性状进行分子改良,快速培育出适合栽培的优良抗寒桑树新品种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甜菜碱是在细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中起着无毒渗透保护作用的最主要的细胞相溶性物质,在干旱、高盐、低温胁迫下,许多植物细胞中积累甜菜碱类物质,来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最简单也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得最多的是甘氨酸甜菜碱(betaine)。1983年,Husemann和Marne从干旱地区的中宁枸杞(Lycium bararum)首次分离到,并称之为lycin。由于甜菜碱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的渗透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其合成途径比较简单,遗传操作比较方便,因此甜菜碱合成酶基因被看作是最有希望的胁迫抗性基因之一。BADH基因在由盐、低温、干旱引起的水分胁迫下,编码催化合成甜菜碱的关键酶。1981年,Pan等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BADH。1997年,梁峥等将菠菜BADH基因转入烟草,获得正常表达,在叶绿体和液泡中可以发现BADH的活性。刘凤华等用山菠菜BADH基因转化草莓、烟草也获得良好耐盐植株。骆爱玲等用BADH基因转化烟草,表明:烟草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增高,耐光抑制能力增强,叶片转黄速度减缓。(2)甘露糖苷酶是甘露聚糖完全降解为甘露糖的过程中所必需的水解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桑树1,4-β-甘露糖苷酶基因的c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桑树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674bp,可编码420个氨基酸。该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桑树与甜瓜的亲缘关系较近。半纤维素是棉纤维细胞初生壁的一种重要结构成分,主要由异-l,4-β-D-木聚糖和异-1,4-β-D-甘露聚糖组成。除此之外,β-甘露糖苷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糖蛋白N-联寡糖的加工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甘露糖苷酶对高温甘露糖苷酶的研究及开发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而目前植物中克隆的该基因还较少,Mo和Bewley报告从番茄萌发种子中克隆到一个编码蛋白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β-甘露糖苷酶基因。本研究通过参考以上基因与NCBI上其他物种已提交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其功能,深入了解植物适应各种逆境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