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班就读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种对特殊儿童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一出台,就立即受到学前自闭症儿童家长和幼儿园的高度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融合教育。然而,人们经常可以听到有关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消息。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知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要求统筹推进、普特结合、尊重差异,为融合教育提供了支持。这对于学前自闭症儿童来说,无论是未来人生教育还是健康人格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起点。而融合体育源于融合教育,就是在普通儿童幼儿园中通过适宜的、多样化的设计,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那么,如何把学前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到普通儿童的集体学习中去呢?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本市某特殊学校中、在家长知情自愿签署意见书的前提下、选取1例学前自闭症儿童纳入本研究的要求,并将其融入一所私立儿童体育舞蹈幼儿园、与普通儿童一起随班就读。针对被试特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采用集体和个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进一步探索干预效果,以期为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体育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将自闭症而童融入到普通儿童之后,第一步就是让自闭症儿童选择自己认可的舞伴,第二步是与家长商量雇佣一名陪读老师(便于被试更好地学习),陪读老师主要负责被试在学习体育舞蹈期间的生活以及各种行为、情绪的照顾等。由于本文是个案研究,故不设置对照组,只使用单一前测后测设计。因此,干预前、后由被试家长配合干预人员对被试进行测试、并填写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和自闭症行为量表等。整个干预过程全面进行医务监督,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干预变量。研究结果:(1)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的影响。在整个干预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自闭症儿童由基线期语言较少,一个月后——介入期,说话内容增多,并且会做简单的动作,两个月后——维持期,会对老师表演感兴趣的动作,会主动说"我没学会"等话语。表明体育舞蹈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在逐渐改善,尤其是主动沟通能力改善明显。(2)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能力的影响。3个月后,自闭症儿童由第一阶段的不予理会,习惯站一个位置玩手指,上课只会重复性几个字;到了第二阶段后,会关注别人、会做简单的手位动作、会喊1、2、3、4节奏;第三阶段会和舞伴手牵手配合以及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下课会和同学们玩游戏,具有较大进步。表明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化现象,因其独特的心理学、美学内涵,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等方面的价值,被广大儿童接受,从而促进了被试刻板行为的不断内化和改善。也为今后的干预提供了客观事实依据。(3)干预前后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3个月后,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语言、与人沟通以及交往等能力具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干预前后自闭症儿童(CARS)量表评分。干预前,自闭症儿童的CARS量表得分为38.17±10.6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得分下降到30.25±7.82,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学前自闭症儿童通过随班就读体育舞蹈教学干预后,其认知和主动沟通能力、刻板重复行为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改变,提示学前自闭症儿童要尽早进行融合教育。(2)体育舞蹈是身体表达思想、情感和感知能力的一种运动,通过扭转、平衡、跳跃等动作技巧来可刺激自闭症儿童的感知和动觉,对自闭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等具有开发性意义。(3)正确的融合体育干预目标导向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极其重要的。(4)自闭症儿童选择自己认可的舞伴,与舞伴融合学习,对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预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会实现。因此建议:(1)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引人注目的主题,体育舞蹈教学对学前自闭症幼儿的干预效果明显,建议幼儿园开设有关体育舞蹈课程。(2)要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就必须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轻度自闭症以及特殊幼儿,整合资源,提供不同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和功能评估方法。(3)在融合体育教育的实施方面还缺少社会和法律支持,体育干预的评价机制比较匮乏,为了维护自闭症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发挥国家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立法;体育干预评价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