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免疫炎症、免疫治疗、结直肠癌、大脑神经疾病等疾病关系密切。膳食对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不同膳食结构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产生显著影响。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膳食结构对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菌群失衡,从而不能获取足够的有效营养成分(如短链脂肪酸等),导致一些严重慢性疾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分析静态小鼠和运动小鼠在正常和高脂膳食中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种类和比例的变化,揭示有规律的定期定量运动在改善高脂膳食结构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重建肠道生态中的作用。研究方法:C57BL/6J雄性6周龄小鼠,12小时光照/黑暗周期循环,指定饮食条件下饱饲喂养。驯化两周后随机分配为四组:1.正常膳食静态组;2.高脂膳食静态组;3.正常膳食运动组;4.高脂膳食运动组。正常组膳食中10%的卡路里来自于脂肪,高脂组膳食中50%的卡路里来自于脂肪。食物摄取隔日监测,身体称重每周一次。运动组小鼠通过连接于ClockLab的自由转轮实验系统来统计分析运动量。饲养12周后,在保持所有实验小鼠在研究期间健康的情况下,收集小鼠结肠末段粪球,速冻并存储于-80℃冰箱。肠道菌群分析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进行,下游扩增特异性引物5’-AGGGTTGCGCTCGTTG-3’,重复三次,并分析16S rRNA基因表达情况。数据分析通过one-way ANOVA进行,p≤0.05表明统计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研究结果:TRFLP分析所有序列,根据97%相似性水平共检测到96分类操作单位(OTUs),48个OTUs在正常膳食静止/运动组中发现,9个OTUs仅在运动组中发现,其余39个OTUs在所有分组中均有发现。肠道中毛螺旋菌科、支原体科、肠杆菌科菌群在所有分组中均有发现;运动组小鼠比静止组小鼠拥有更为丰富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别是柔嫩梭菌仅在运动组中发现;正常膳食组比高脂膳食组拥有更为丰富的毛螺旋菌属菌群;作为肠道有益菌的乳酸杆菌属及梭杆菌属菌群在正常膳食运动组肠道中占比最高(45%),而在高脂膳食运动组与正常膳食静止组拥有相近的比例(30%);在高脂膳食静止组中,消化链球菌属占有更高的比例(35%)。研究结论:运动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比例,降低高脂膳食小鼠肠道非益生菌菌群的比例,促进肠道良性微生物组生态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