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探讨

来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居广东省出生缺陷首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胎儿先心病能够产前诊断;同时小儿心脏外科技术不断提高,复杂先心病能在新生儿期完成手术治疗。本文探讨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诊断及出生的孕产妇11 716人(包括活胎及引产),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85例,其中复杂先心病48例,活产17例,有16例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产前诊断大动脉转位畸形7例,肺动脉闭缩6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1例,法鲁四联症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产前诊断时孕妇平均年龄(29.3±3.0)岁,平均孕龄(28.6±3.6)孕周,妊娠(37.0±1.85)孕周分娩,新生儿体重(2 569±477)g,男13例,女3例。出生后转新生儿科,接受超声心动图复查,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重缺氧患儿给予保达新,维持经皮氧饱和度在80%以上。完善术前准备,均在体外循环下矫治心脏畸形。结果产前和产后主要心脏超声诊断相符。手术在生后2~27 d进行。除1例急诊手术患儿外,其余术前均无明显缺氧、酸中毒。死亡3例,2例是大动脉转位畸形矫治术后,1例肺动脉闭缩术后;其中2例术后凝血机制紊乱,术后第2天心脏骤停,复苏失败而死亡;另1例急诊手术,术后出现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术后第3天死亡。结论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复杂先心病的矫治能力,降低复杂先心病围产期病死率。
其他文献
<正>"你单位一台压力容器将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请及时申请定期检验。"这是浙江省丽水市一家特种设备重点监管企业日前收到的短信提醒,来自丽水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系统。在该系
质性研究是描述生活体验并赋予其含义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方面阐述质性研究方法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研究现状,分析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具有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和全局搜索能力差的缺陷,对PSO算法的改进大多只是在某一方面利用单一搜索策略进行改进,针对这种改进策略不能全面优化PSO算法性能
目的探讨日间病房化疗患者存在的主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患者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叫017年6月收治的394例日间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膀胱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SFT患者的的临床资料,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膀胱肿瘤,在腰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构造勾函数,结合它的图像来弥补基本不等式的缺陷,可以顺利解决很多问题.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凑项、凑系数、分离、换元等,用基本不等式必须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
<正>笔者从一道试题出发,探究得到了椭圆共轭直径的一个性质,介绍如下.题目(2015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试题)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31/2/2
期刊